对话阿斯曼夫妇:“文化记忆”:关于历史的回忆与重建

对于战争带来的破坏的亲身经历,其实奠定了我后来进行“文化记忆”研究的基础,也是后来从事“文化记忆”研究的一个驱动力——你亲身经历过,你特别珍爱的城市被毁掉,你特别希望在回忆当中重建它的美好。

...[详细]

对话江晓原:把科幻等同于科普,是对科幻的致命伤害

科幻要走向大众往往是以低端和科普为代价的,不可能既小众又低端或既大众又高端。所以我们要远离科普,告别低端,科幻本来就是给那些有思考能力的人看的,根本就不是给小孩子看的。

...[详细]

对话郑也夫:“近亲繁殖”的中国学术界

在中国,一个学者要是有点独立性,有点叛骨的话,他在高校的学术小团体里就没法生活,其他人都是学科带头人的学生,你能怎么样呢?严格来说,中国的学术派系不是思想派别,是准血统、师门成员的近亲抱团。

...[详细]

对话香港中大教授小思:不能随便就说香港市文化沙漠

那么重要的作家在香港待过、葬过,我们居然不知道,是谁的责任呢?我莫名其妙地悲从中来,觉得必须负责把这个消息传开去,让他们知道其实香港是一个很多人在文化耕耘的地方,我们不能随便就说香港是文化沙漠。

...[详细]

对话戴维·洛奇:1935,生在英国中下层家庭,我生逢其时

英国人的幽默是有名的,无论什么,我们都能找到可笑的地方,我们很会自嘲,学术界和其他行业一样,都有蠢人蠢事,小说家的任务就是能发现它、描写它。《换位》出版后,很幸运没人骂我。成功能够让人原谅你的一切。

...[详细]

对话资中筠:最值得珍惜的是“独立人格”

每个时代都有代表社会良知和高层次的精英,能够支撑民族精神,在最艰苦的时期都没有垮过。但现在整个社会太功利了,太趋炎附势了。我不想提太高的要求,只期待青年人不要太趋炎附势、能守住底线,这个底线不要太低。

...[详细]

对话李泽厚:我希望第二次文艺复兴回归原典儒学

二十年前,我提出过希望有“第二次文艺复兴”。我希望第二次文艺复兴将回归原典儒学,把人从机器(高科技机器和各种社会机器)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重新确认和界定人是目的,发掘和发展个性才能。

...[详细]

对话张定浩:因为美即是真,真即是美

应该在没有餐具的情况下也可以欣赏和判断菜肴的好坏,换句话说,一个好的批评家,也一定要自觉是一个还过得去的写作者。抛开文体的差异,批评家和小说家和诗人做的都是同样的行当,那就是写作。

...[详细]

对话徐则臣:到世界去

“到世界去”是我很多作品中都贯穿的主题之一,如果说此前的作品中,我对它的理解是远离故乡的“空间与内心的双重变迁”,那么在《耶路撒冷》中,“回故乡之路”同样也是其中一部分,乃至更高层面上的“到世界去”。

...[详细]

对话阿列克谢耶维奇:我唯一的生命

我感兴趣的是感情的历史,我撰写的也是感情的历史,其中包括一切——既有刽子手也有牺牲者,他们平起平坐。我的研究对象是处事态度。我不选用某些特殊的英雄人物,我的书仿佛是人民自己写的长篇小说,是群众意识的反映。

...[详细]

对话王学泰:知识人的命运在诗歌中

传统诗歌是以抒情诗为主体的,大体上是歌颂人性中求真、爱美、向善的一面,历来人们学诗从中得到的不是意识形态的说教,而是受到文明的淘洗和审美的熏陶。因此,传统文化中诗歌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是最有益的。

...[详细]

对话王希:美国民主走入了死胡同?

美国宪法的序言提到,美国人立宪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确保国内安宁”。这里面提到的“树立正义”,可以说是立宪的一个重要原则,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美国人对“正义”的理解和解释可以说非常不同。

...[详细]

对话小庄:科学可以很有趣

果壳阅读出品的《大嚼科学》、《生活习惯简识》等少儿科普读物,内容涵盖动物、植物、物理、人体、生态,都是特别有意思的话题。从去年秋天开始,还配套了线下科学亲子课堂,让爸爸妈妈带孩子一起来长见识。

...[详细]

对话九夜茴:青春是最美的年华,我把它封存笔下

《曾少年》是九夜茴作品里时间跨度最久的一部作品,也是最丰富的一部。写的是一个女孩和她的小伙伴们的成长史,从0岁一直写到30岁,写到了几代人的情感与命运,也是作者的最后一本青春小说。

...[详细]

杨庆祥访谈录:再谈“80后是失败的一代吗?”

日前,一场关于“80后”的讨论引发了众多关注与争议,阎连科说“80后是懦弱一代”以及杨庆祥所言“80后是失败的一代”,在读者间引发很大反响。本文是南方都市报对杨庆祥的最新访谈,关于80后,他想要表达的其实更多。

...[详细]

贾平凹:时间使一切成为过程,在过程中完满各自的生命

时间是最伟大的和恐怖的,它使任何东西都成为过程,而在过程中完满各自的生命。许多许多问题,我是在十年前无法搞得懂的,十年后自然而然地就明白了。写作是敏感人的活动,写出来的书也是给那些敏感人阅读的。

...[详细]

东西:善良的人看到善良,绝望的人看到绝望

比如我从乡土里走出来,我从一个草根变成了一个写作者,这种改变是实实在在的,但是更多的草根或者是底层的人,他的改变没我们这么顺利,特别是今天这种环境里,他们的这种改变可能比我当年那种改变要更难一些。

...[详细]

刘慈欣:《三体》在国际上的成功,不代表中国科幻的成功

刘慈欣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其人其作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科幻谜的关注,连《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马丁也毫不掩饰自己对大刘《三体》的喜爱。8月23日,“雨果奖”揭晓,《三体》第一部摘得最佳长篇故事奖桂冠。

...[详细]

简媜:人与永恒拔河,拿白发当绳子

在简媜洗尽铅华、清新脱俗的外表之下,是一个洞察世间人情的灵魂。哪怕她在自己的散文世界里扮演着“千岁老人”、“得道高僧”的角色,目光也始终注视着芸芸众生的“喜怒哀惧爱恶欲”。

...[详细]

蒋韵:写小说为掩护,做诗的地下工作者

蒋韵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她仍然企图用她的小说捕捉一些什么。经过了行走的年代,蒋韵不甘心就此放下包袱。说穿了,她自己何尝不就是一个诗的地下工作者,就着写小说作掩护,发送讯号,找寻当年失散的同路人。

...[详细]

阿丁:一个纯粹的“病人”

阿丁,曾为麻醉医师,辞职后入媒体,先后做过记者、编辑、主编。离开媒体后短暂做过出版人。现在的身份是果仁App(中短篇小说)创办者,兼主编。平日生活乏味,写字、读书、看电影,偶与朋友喝酒。最近迷上了画画。

...[详细]

北岛:“我是家中的陌生人”

中国著名诗人北岛在北京101中学接受凤凰网读书频道主编严彬专访。在谈到北岛选编的《给孩子的散文》一书中的散文《北京的味儿》时,北岛表示,在他的童年记忆中,气味是最深处的一部分。“这么说吧,我是家中(指北京)的陌生人。”

...[详细]

毕飞宇:“文学在中国太贱”

我追求的风格是典雅和纯正,有书面语的特征,也就是说,一方面是自然的,但同时又是“被处理”的。力量有了,再让自己保持在风吹草动般的灵敏之中,语言就会听话,按照你的美学感受自行其是。

...[详细]

李娟:所有记忆最深的事都已经写出来了

李娟,曾出版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羊道》三部曲、《冬牧场》及数部繁体字版散文集,获“人民文学奖”、“上海文学奖”、“花地文学奖”、“天山文艺奖”、“朱自清散文奖”等。

...[详细]

齐邦媛:走了这么久,才来到这里

被台湾的文人们称作“永远的齐老师”的齐邦媛先生,一生念书。出生于东北辽宁铁岭,前半生颠沛流离,47年之后在台湾念书教书,一辈子未离开书本,即便儿时换过7所小学,抗战期间颠沛流离,始终勤勤恳恳,手不释卷。

...[详细]

叶广芩:但写真情并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

人生走过了,当你回过头的时候,相对一笑,与历史相对的会意。曾国藩说过,文章的极致就是平淡。我喜欢这句话,所以我力求把我的话说得平淡一点,将我的文字变得平淡一点。

...[详细]

葛剑雄谈谭其骧:为老师立传,也要实事求是

我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一方面要说明谭先生做学问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里成功的,你不能一点不讲。另一方面,通过这些事情反映出这一代人所处的政治背景,家庭里的事动不动就要扯到什么反革命上去,这也是特殊环境的诱导。

...[详细]

刘东 :让学术归学术,有生之年看不到了

我曾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说,我们这一代人最是命苦,需要“译百家书,成一家言”;否则,在文革的废墟中走来,就只能因陋就简,而将来也同样会“速朽”。

...[详细]

文珍:写作,对我意味着对抗生命本身的虚无

文珍,1982年生于湖南。中山大学岭南学院1999级金融本科,北京大学暨中国大陆首位创意写作学硕士。2015年荣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新人“最具潜力新人奖”。出版小说集《十一味爱》、《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

...[详细]

弋舟:一个力图平衡的跛足者

弋舟,1972年生,有大量长中短篇小说见于重要文学刊物。作品入选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当代中国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获郁达夫小说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青年文学》奖,《十月》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详细]

赫斯勒:后现代主义蕴含了巨大的道德危险

赫斯勒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百科全书型的知名哲学家,被认为是21世纪少数几个在下个世纪还会被人阅读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学术领域横跨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政治理论、实践哲学、希腊悲剧、数理逻辑、环境伦理学、美学和文化研究。

...[详细]

蒋晓云:我喜欢跟人生和平相处

蒋晓云是台湾文坛的一个传奇。少时成名,三度获得文学大奖,夏志清称她为“小说全才”,却在名声最盛时退出文坛,旅居美国。2011年复出,长篇小说《桃花井》立刻受到王安忆、张大春等人推崇。这些年,她究竟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

...[详细]

陆谷孙:好词典的第一要素是查得率高

提到陆谷孙教授,就连复旦第九宿舍的小区保安师傅也知道他在编一本词典。《中华汉英大词典》(上)出版的日子越来越近,这位从不忌惮英语的主编不时也有焦虑,但更多的是苦尽甘来的期待,“一直在黑暗隧道里爬行的编者们即将看到洞口的光亮。”

...[详细]

徐光耀:创作《小兵张嘎》是为了避免精神分裂”

他的作品像他的名字一样,在群星闪耀的文坛熠熠生辉。他塑造的“小兵张嘎”在中国文学史数不胜数的人物群像中无可替代。他13岁参加八路军,亲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建国后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九旬作家,他就是徐光耀。

...[详细]

莉迪亚·戴维斯谈微小说写作

自2007年莉迪亚·戴维斯以《困扰种种:故事集》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组决选名单后,长度及类型的迷思就始终伴随着这位美国小说家。她的第一部简体中译小说集《几乎没有记忆》今年初与中国读者见面。

...[详细]

塔哈尔·本·杰伦:“世界上只有一个种族:人类”

塔哈尔·本·杰伦1944年生于摩洛哥,1961年移居法国。其写作风格融合了法国文学和阿拉伯民间文学的特点,因此受到了摩、法两国读者的喜爱。其小说《神圣的夜晚》获得了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他也是阿拉伯作家中获此奖的第一人。

...[详细]

任晓雯:“乏味”的美女,精敏的作家

任晓雯,小说家,出版有长篇《她们》《岛上》,短篇集《阳台上》《飞毯》。1-4届新概念大赛连获一、二等奖。《她们》获2009年华语传媒文学大奖提名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意大利语、瑞典语等。

...[详细]

王跃文:写作过程中自己也得到救赎

王跃文,1962年生,湖南溆浦人,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一边写官场文章一边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曾获湖南省青年文学奖,2001年起专职写小说。2014年8月,其作品中篇小说《漫水》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详细]

杨天石:整理钱玄同日记是我做过最傻的事

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学者。2014年8月,《钱玄同日记》整理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杨天石认为《钱玄同日记》“有什么说什么,没有任何虚假成分,表现出一个活脱脱的真实的钱玄同的自我”。

...[详细]

盛可以:悲观不是一片漆黑

盛可以,中国当代小说家。著有《北妹》、《道德颂》、《死亡赋格》及《留一个房间给你用》等,作品被译成英、德、法、俄、日、韩等多种文字出版。。其作品语言风格猛烈,热衷声音实验,以敏锐观察和冷酷书写而著称。

...[详细]

张宏杰:给曾国藩算账,给反腐败支招

历史学者张宏杰的新书《给曾国藩算算账》从曾国藩的收支情况入手,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的曾国藩,也展现了一幅真实的清代京官经济生活画卷。阅读这本书,不但使我们对曾国藩有新的认识,也能引发我们很多其他的思考。

...[详细]

何袜皮:美的标准常常变化,丑却很恒定

何袜皮,女,苏州人,80后,毕业于南京大学,现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人类学博士。写作小说、诗歌、专栏随笔,出版作品《有病的情诗》、《1294》、《为她准备的好躯壳》、《快逃,河马来了!》、《我走得很慢,但我从未停下来》等。

...[详细]

迟子建:《群山之巅》过后

女作家迟子建的名字不仅在文学界众口交誉,更是颇受各个年龄层读者的青睐。时隔5年,我们等来了她的长篇新作《群山之巅》,这部小说宛如一幅东北小镇的风俗画,讲述了中国北方苍茫的龙山之翼的小镇上,各种身世性情迥异的小人物在滚滚红尘中的浮沉。

...[详细]

阎真:《活着之上》很可能是我的最后一部小说

阎真,1957年生于湖南。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8年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著有长篇小说《沧浪之水》、《曾在天涯》、理论著作《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等。新书《活着之上》一经出版即获得首届路遥文学奖,并入选“中国好书榜”小说榜。

...[详细]

扬之水访谈:面无奢华,心有足金

扬之水,浙江诸暨人,1996年起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致力于先秦文学与古代名物研究,专意于名物考证,擅长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著有《奢华之色》、《诗经名物新证》、《脂麻通鉴》等,新著《中国古代金银首饰》于2014年出版上市。

...[详细]

流潋紫访谈:古代不美好,后宫很残酷

流潋紫本名吴雪岚, 1984年生,浙江湖州人。大学三年级时,她因连载小说《后宫·甄嬛传》走红网络,此后亲自担纲了同名电视连续剧的编剧,曾创下国内电视剧价码新高。

...[详细]

刘宇昆访谈:杀死少女的并不是物理定律

刘宇昆是一位美籍华裔作家,目前在波士顿从事律师的工作,业余写作科幻小说,同时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曾将刘慈欣、陈楸帆、马伯庸、夏笳等中国科幻作家的作品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表。

...[详细]

对历史文化了解越多,越利于我们认识病症

2014年,学者李洁非出版了新书《天崩地解:黄宗羲传》和《文学史微观察》。写作时,两本书穿插进行,内容也出现交互,着重史实的风格一以贯之,更重要的是,在李洁非看来,从明代至今,中国始终是在完成同一个主题,即社会转型。

...[详细]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