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刘慈欣:《三体》在国际上的成功,不代表中国科幻的成功

原载:凤凰读书  记者:唐玲


编者按:刘慈欣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其人其作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科幻谜的关注,连《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马丁也毫不掩饰自己对大刘《三体》的喜爱。8月23日,科幻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雨果奖”揭晓,《三体》第一部摘得最佳长篇故事奖桂冠。本文为凤凰读书在获奖前对刘慈欣的采访记录。



《三体》的成功不代表中国科幻的成功


凤凰读书:你还记得你童年时候,最 “科幻”的想法是什么?怎么开始走上科幻写作道路的?


刘慈欣:记不得了,应该是文革时期,这方面的书也没有什么,而且那个时候,在我们国内也没有科学幻想这个概念。为什么开始写,因为自己看的科幻小说,成为一个科幻迷,然后开始写。


凤凰读书:你觉得科幻写作的精髓是什么?科幻写作与你个人生活的关系,它对你有什么意义?


刘慈欣:精髓,科幻小说有很多种,每个作家写作科幻的理念还有目的都不一样,你很难用一句话来说科幻小说的精髓是什么。我写这种科幻小说里面,它的精髓肯定是那种基于科学的那种想象力。它和我的关系呢,以前是一种爱好吧,现在变成一种事业。


凤凰读书:你曾经说过,当发现自己的灵感或想法已经被别人提及时,你就会将其放弃,因为感觉就像“明知女朋友出轨了,还要和她在一起”。作为科幻作家,你经常会从哪些地方得到灵感的启示?


刘慈欣:主要是看书吧,主要还是通过阅读。比如说找到地球兄弟(指代号为“开普勒-78b”的系外行星)这些,对这种科学前沿的东西,还是会关注的。


凤凰读书:《三体》提名雨果奖、星云奖,有读者激动地称“是大刘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高到了世界水平”,你如何看待这一评价?你认为中国作家获得这两个科幻界最具权威奖项的提名的意义在哪里?


刘慈欣:中国科幻不会因为一两部作品的成功,就说中国科幻达到了世界水准,这个说法我认为不切实,不确切。这两个科幻奖的提名意义就是让世界,让美国的科幻界,世界的科幻界知道中国也有人在创作科幻文学,也能创作出全世界,至少也能够被美国读者欣赏的作品。


凤凰读书:《三体》在中国科幻小说史上地位是毋庸置疑了。不过有一个好玩的问题,有读者称“大刘会写男人,但不会写女人”,你怎么看待这个种?


刘慈欣:在我的作品中,人物本身就是为故事服务的,就是一个讲故事的工具,性别并不重要。


凤凰读书:英文版的《三体》是同为科幻作家的刘宇坤的翻译的,被提名雨果奖、星云奖,在翻译中你们沟通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对这个比你小一轮的科幻作家,你怎么评价他的作品?


刘慈欣:他翻译是严格的一字一句的翻译,没有做任何的修改,我们之间交流最多的就是一些翻译上的细节问题。(没有经过大改?)对,小改也没有,他很严格的按一字一句的,按原文翻译的,除了一些技术上的细节,你比如某个名词怎么翻译合适,某个数据对不对,一些很细节的东西。文学内容方面,没有做修改。


他的作品是很优秀的,很出色的,他把这个东方文化和现在科技和科技的想象力,完美的结合起来,呈现出一种美国科幻文学中,很少见的一种很精致的那种作品。



电影版《三体》,我只是辅助监制, 影响力有限


凤凰读书:《三体》电影开拍,作为电影监制,你主要处理哪些工作?原著作者的身份会让你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刘慈欣: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工作,剧本策划阶段,主要是按剧本的策划。实拍阶段,你像真人拍摄阶段,没有我的什么事,但是到了后期制作阶段,事情很多,问题可能会出现。


因为对于一个电影创作来说,主要是创作者、导演、制片人这三方的作用,另外也包括特效的策划、制作。电影的原作作者起什么作用?不明显的。电影监制不是主要的创作者,他只是起辅助的作用。所以对我来说,我只是尽可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是你不可能对这个电影产生一个决定性的影响,毕竟不在那个主要创作者的位置上。


凤凰读书:有人说,如果电影出来了,你如何面对负面评价呢?你心目中经典科幻电影必须具备哪些元素?


刘慈欣:这是我们国内第一次拍这种高成本的科幻电影,我们没有经验,但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待。美国的科幻电影已经发展了一个世纪了,我们不可能指望说,第一部拍出的高成本电影,就是一个经典。


而科幻电影必备元素呢?那不一样,科幻电影它有各种各样的风格,不同的风格具备不同的元素,之所以成为经典,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之来说,经典的科幻电影数量很少。就说《2001太空漫游》吧,60年代末拍摄的,60年代末到现在多少年了,半个世纪,也就出这么一部,再没有第二部像它这种电影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再出现过第二部,所以说这半个世纪,已经拍了成千上万部的科幻电影的情况下,真正经典的电影,也就这两三部。所以说你指望我们拍出的第一部就是经典,这个有点儿要求太高了。


凤凰读书:还是保持平常心?


刘慈欣:对,有一个平常的心,平和的心态,把它当做一个个良好的开端,是一个比较正确的心态。


凤凰读书:电影《三体》大概什么时候上?


刘慈欣:没有意外的话,在明年的这个时间吧。



外星人当然应该寻找,但不要暴露人类自己


凤凰读书:曾经不同意寻找外星人的霍金,最近却开始了寻找外星人计划,根据您在《三体》中描述的“黑森林法则”,你应该是不建议寻找外星人的。对于寻找外星人这个能持续撬动公众兴趣点的话题,你有何认识?


刘慈欣:应该寻找外星人,因为不应该从某种恐惧来阻碍科学的发展,但是外星人的寻找方式,应该有所考虑。比如说我们尽量多的监听,但是尽量不要向外发信息。监听不会暴露自己,只是听。比如我们国家现在在贵州造的最大的望远镜,可以监听外星人,这个与那个霍金的担心并不矛盾。隐藏自己少发射信息,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做法。


刘慈欣:凤凰读书:中国自清末就出现了科学小说,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谈一下科幻小说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它存在的价值?


科幻它就是一种大众文学,一个类型文学的一种,它对社会的价值,不应该过分高估,它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够启发读者的想象力,开阔读者的思维空间,最大的价值是这个,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展现给读者。让他们更开阔的思维,我觉得这个是好事。


凤凰读书:你觉得像这种科幻文学,是不是适合很小的小孩子,就开始接触这个东西呢?对于初涉科幻的写作者,你最大的建议是什么?


刘慈欣:如果小孩感兴趣接触当然好。建议,其实关于文学写作本身的建议,我提不出了,因为科幻它风格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个作为一个作者,他成长为作家,他走的路也完全不一样。说到建议,我只能就写作之外提出建议,比如写科幻,一开始是业余写作,千万不要抛弃自己的工作去专业写作,那个就比较困难了。因为我们的市场还养活不了专业作家。所以你要是想写科幻,最好业余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不要专业去写。还有如果你如果是一个学生,不要因为写科幻耽误了学习,这是一个建议。


凤凰读书:推荐几本你觉得的经典科幻书?


刘慈欣:我推荐的也都是大家都知道的这些作品,像亚瑟·查理斯·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像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罗伯特·海因莱因的那些作品,都是耳熟能详的这些。我是看过蛮多蛮多读者没有接触过的,你要说是公认为经典的东西,那大家都知道的。


凤凰读书:最后,不论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能否描绘一下,你如今脑海中未来的人类与人类的未来?


刘慈欣:就像我刚正在看的一本书上说的一句话,往往当时看上去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其实未来反而是最可能发生的。未来作为一个写科幻的人,他只是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最好的可能,最坏的可能,至于未来真正什么样子的。因为就从现在往后看,以前人们预测的未来,预测我们现在的未来,几乎没有预测,包括科幻小说,没有人把这个今年2015年预测出来。(大方向,还是蛮准的?)没有,大方向也很少有预测对的,包括现在的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的大方向。所以说我们也不要在现在预测未来。科幻小说的任务,就是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


凤凰读书:那从科幻作家你想象的未来呢?


刘慈欣:有很多种可能,最糟糕的可能,最好的可能,可能我们变成技术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理想世界,我们人类扩展到整个宇宙,我们可能战胜死亡,长命百岁,这是最好的可能。最糟的可能,可能人类全部灭绝,一个都不剩。但是在最好的最糟的之间,还有无数的可能,那个就太多了。


凤凰读书:好的,谢谢大刘老师。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