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

《一本好书》 10月8日起 每周一 20:00 腾讯视频

麦田里的守望者

活动时间:2018.12.24-12.30

内容简介

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霍尔顿几乎看不惯周围发生的一切,他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要真正这样做,又是不可能的,结果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他这一辈子最痛恨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里消磨时间;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糊里糊涂地叫来了妓女;他讨厌虚荣庸俗的女友萨丽,却又迷恋她的美色,情不自禁地与她搂搂抱抱。

因此,他尽管看不惯世道,却只好苦闷、彷惶,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这可以说是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人物霍尔顿的悲剧所在。

作者简介

J. D. 塞林格,1919年1月1日—2010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自幼对学习兴趣不大,中学时就退过学,后就读过两所大学,都草草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参加过诺曼底登陆和阿登战役。1945年,因精神问题住进医院,离开了战场。

塞林格酷爱写作,从军时也带着打字机,有空就写。1948年,他的短篇小说《香蕉鱼的好日子》在《纽约客》上发表。此后,他基本只给这家杂志写稿,共发表过14篇作品。1950年《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引发轰动。

成名后,塞林格在乡间买了一块地,隐居在一座山顶小屋。四周都是树木,竖着高大的铁丝网,网上装着警报器,他似乎在践行霍尔顿的梦想,“用自己挣的钱盖个小屋,在里面度完余生”,不再“和任何人进行该死的愚蠢交谈”。他的余生成了传说。

塞林格从未放弃写作,据说他生前完成的作品数量非常可观,只是不肯公开。至今,除《麦田里的守望者》以外,他只出版过一个短篇集《九故事》和两个中篇集《弗兰妮与祖伊》《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

读者书评

一个简单的故事,以及一个难以实现的理想。如果以堕落来毁灭自己,那么这个守望者,究竟是救赎,还是堕落的遮羞布?——素颜845161

一个令人头疼的小孩,太有想法了,但却胆小,讨厌虚伪的人,我们小时也讨厌虚伪的大人,却在长大后成为了虚伪的人。虚伪构成的环境虚伪地活着。——by x***也(匿名)

从被赶出学校到最后回到家里的一系列遭遇,感触……一瞬间成长了好多,年轻时期总有些叛逆、天花乱坠的的想法。——林文洁

小说中的主人公只想逃避现世隐居小屋,做一位无为而卑微的守望者,传递给读者的是一种无力而绝望的负能量,但却让人警醒。这是历史,这是诗。——mystery黎

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故事情节时间跨度很小,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力度却很大。小说的艺术魅力在于作者把重心放在对人物心理的深度剖析上,他以细腻而探析的笔法,细致入微地刻面了主人公霍尔顿的矛盾心态,描绘出霍尔顿复杂的精神病态。——书卷润心

霍尔顿。他就这样寂寞、敏感、善良又戾气十足地絮絮叨叨着他的孤独,两天一夜,故事终结,他让人不明就里又理所应当地与世界和解,少男变熟男。甚至也不给你解释,就这么风轻云淡地告诉你一声:你以为我孤单还是怎么的,别,你看我挺好。这种戛然而止的生分叫人偶尔想起来他孩子气的低语像碎玻璃扎在手心的记忆一样突突地疼。这般写小说的方式对于读者来说几近粗暴,他强迫你听,哼哼唧唧地搓掉你的茧子,骤然他离开,不管不顾地抛下你暴露的嫩肉。——cacciatore

书摘

1. 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去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2. 你将发现对人类的行为感到惶惑、恐惧、甚至恶心的,你并不是第一个。在这方面你倒是一点也不孤独,你知道后一定会觉得兴奋,一定会受到鼓励。

3. 历史上有许许多多人都象你现在这样,在道德上和精神上都有过彷徨的时期。幸而,他们中间有几个将自己彷徨的经过记录下来了。你可以向他们学习——只要你愿意。正如你有朝一日如果有什么贡献,别人也可以向你学习。这真是个极妙的轮回安排。而且这不是教育。这是历史。这是诗。

4. 你千万别跟任何人谈任何事情。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来。

5. 这类事情老让我笑疼肚皮,我老是在跟人说“见到你真高兴”,其实我见到他可一点也不高兴。你要是想在这世界上活下去,就得说这类话。

6. 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7.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8. 我不在乎是悲伤的离别还是不痛快的离别,只要是离开一个地方,我总是希望离开的时候自己心里有数。要不然;我心里就会更加难受!

9. 有些人是不能开玩笑的,尽管他们有可笑的地方。

10. 我倒不是说他是个坏人——他不是坏人。可是不一定是坏人才能让人心烦——你可以是个好人,却同时让人心烦。

11. 不可能因为一个人死了,你就从此不再喜欢他,老天爷,尤其是那人比你认识的那些活人要好一千倍。

12. 遇到深夜有人在街上大笑,纽约确是个可怕的地方,你在好几英里外都听得见笑声,你会觉得那么孤独,那么沮丧。

13. 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14. 你受这种教育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现自己脑子的尺寸,以及什么对它合适,什么对它不合适。过了一个时期,你就会心里有数,知道像你这样尺寸的头脑应该具有什么类型的思想。

15. 我可以对天发誓,换了我当钢琴家或演员或其他什么,这帮傻瓜如果把我看成极了不起,我反而会不高兴。我甚至不愿意他们给我鼓掌。他们总是为不该鼓掌的东西鼓掌。换了我当钢琴家,我宁可在混账的壁橱里演奏。

青春的麦田,永远无法收割

  • 经典译林:麦田里的守望者(精装)

    经典译林:麦田里的守望者(精装)

    作 者:J.D. 塞林格 著,施咸荣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22.10

    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出身于纽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老师要他好好读书以便将来出人头地,而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惯周围的一

  • 麦田里的守望者(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抓住每个跑向悬崖的孩子。每个年轻人都觉得自己就是霍尔顿)

    麦田里的守望者(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抓住

    作 者:J.D.塞林格 著,施咸荣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抢购价: ¥21.00 限时抢

    本书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