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

内容简介
万历十五年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本书中这一观念初露头角,“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本书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广泛的影响。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为一体,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书名虽为万历十五年,然而其内容却俯瞰了整个明朝的兴衰,并且告诉我们与以往历史书中不同的海瑞、张居正……读黄仁宇的书,你会深刻体会“历史给人以智慧”!

这本《万历十五年》,意在说明16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既开,恢复故态决无可能,因之而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

万历十五年
作者简介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万历十五年
书评
万历十五年
王小波

我说《万历十五年》是本好书,但又这样鸡蛋里挑骨头式的找它的毛病。这是因为此书不会因我的歪批而贬值,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的前辈──古时候的读书人,或者叫作儒生们──是怎样作人做事的。古往今来的读书人,从经典里学到了一些粗浅的原则,觉得自己懂了春秋大义,站出来管理国家,妄断天下的是非屈直,结果把一切都管得一团糟。大明帝国是他们交的学费,大清帝国又是他们交的学费。老百姓说:罐子里养王八,养也养不大。儒学的罐子里长不出现代国家来。万历十五年是今日之鉴,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之鉴,我希望他们读过此书之后,收拾起胸中的狂妄之气,在书斋里发现粗浅原则的热情会有所降低,把这些原则套在国家头上的热情也会降低。少了一些造罐子的,大家的日子就会好过了。

当当网读者

只这万历十五年一年,便让我思颤了整个历史的轮廓!复杂的思绪因太突然的聚集而无法短时理清。张居正、严嵩的惨局,申时行的谦和折衷,尤其万历皇帝朱栩钧无奈的消极怠工和极度的伤心和绝望,海瑞的清正廉洁又不容于世…无不撕扯人心!

一个朝代的兴起与败落岂仅仅在于一个君主,或者一个偶然?然又屡屡岂不在于一个人、一件小事?

为什么严嵩、张居正,甚至万历皇帝都躲不过命运的无情摧残?

严嵩,一世聪明精算威武自信,却最终被徐阶仅一本奏折不明不白要了老命,家产全抄。

张居正,一任权倾朝野十几载的首辅,终究落得死后彻底清算。

申时行,尽管洞彻阴阳之理费心费力平衡君臣的冲突,却被迫离任怨载全朝。

万历皇帝,不,我更想称他朱栩钧,御宇长达48年,却一辈子最后唯一奢想的愿望也没有达到。他只想和唯一把他当“人”看、理解他的郑氏皇贵妃,他最心爱的女人,死后一起长眠!仅仅如此,却也未能如愿!

经过了张居正案及之后一连串事情,朱栩钧终于彻底看清了皇帝与人臣的本质,看透了严正庄重的礼仪背后的虚茫,但即使如此,他依旧勤务国事决心励精图治,甚至酷暑天气往复徒步十几里为百姓求雨,检讨自己及臣下!

然而,仅仅几个月后,他终于低下了头,向百官、向制度、向冷漠、向历史妥协。

他早已厌恶了繁琐的礼节,厌恶了毫无生气的宫廷表演,他只成了一个制度必须的产物,毫无自由。他太想获得自由,却一生都没有体会到自由的滋味。

他是皇帝,是天子,是上天的旨意传达至人间来教化无知,所以,他必须没有一点瑕疵,必须理智端正不能失仪。是,他成了木偶,成了可以稳定政局的天人木偶。

至此,所有人都忘记了,万历帝,他也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一个也怕孤独的人!他曾一次次尝试想把申时行拉到他那边,不至于真正成为孤君寡人,最终却正因此,朝廷百官将申时行扔出了京城,万历由伤心走进了绝望,直到生命的终点。

然而,上天似乎也开始怜悯起这个可怜的人,于是,把一个可以给皇帝真爱的女人,一个可以抚慰皇帝孤独的女人,一个唯一给皇帝人性温情的女人,送到了万历帝的身边。她凭的不是美貌,而是深刻的理解和温柔的同情,她,慷慨地给了万历鲜活的真正年轻的生命,给了他最安然的依偎!

一直痛思着万历挣扎后的选择:消极怠工。

也许,他的心太累了,不想再无畏地抗争辩论下去;也许,他一个人的力量太小,敌不过命运似乎已为他安排好的一切!

我总是能看到他夜的不安宁,他无声无息的无奈,他低头沉默的心凉…冥冥中,他成了工具,时间没有改变什么,反而使工具日渐生锈,一个朝代依惯性存在的结构也不可避免地渐渐松垮…

这死水一样陈腐的一切,自然而然地混乱了整个王朝。

一切,悄无声息,却强硬无情地孕育着一场大爆炸的到来…

兴衰分合,历史的必然,却残忍地埋葬了多少无辜的生命?历史从来不会记载这些,相比于宫廷大事,这些人的命又算得了什么?不过是一个大概的数字。一个县官的自我专断,甚至皇帝仅一个手指轻轻一划,就可以轻易让一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这权制的游戏,早已被普众习惯!

史记仅简单的一句话,就结束了无数曾惨烈战杀疆场的热血生命,或者宣告了一个家族簇然的毁灭,这其中不可想像的情节亦随土而亡。

厚重的历史,最终只是被打薄成一本史书。喧闹的街市、肃正的重大场面、代代不断的压迫和威逼、连绵的战争…都已深埋黄土,是谓“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每读此诗,心如刀刺,字字滴血,痛人心肠!

万历十五年
书摘
万历十五年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 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宫廷固然伟大,但是单调。即使有宫室的画栋雕梁和其他豪华装饰,紫禁城也无非是同一模式的再三再四的重复。每至一定的节令,成百成千的宦官宫女,把身上的皮裘换成绸缎,又换成轻纱;又按照时间表把花卉从暖房中取出,或者是把落叶打扫,御沟疏通,这一切都不能改变精神世界中的空虚和寂寞。在按着固定节奏流逝的时光之中,既缺乏动人心魄的事件,也缺乏令人企羡的奇遇。这种冷酷的气氛笼罩一切,即使贵为天子,也很难有所改变。

离职的巡抚已经走到了生命中退无可退的最后据点。他必须忘却别人加之于他的侮辱,克服自己的寂寞和悲伤。他失望,然而没有绝望。他从孔子的训示中深深懂得,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抱有任重道远的决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虽然闲居在贫瘠的乡村,屋子里挂着的立轴上,却仍然是“忠孝”二字。这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在他从小读书的时候已经深深地刻印在他的灵魂里,至今仍然用它来警惕自己,务使自己晚节保持完美。他的政治生涯,已经充分表示了为人臣者尽忠之不易;而他的家庭经历,也恰恰说明了为人子者尽孝之艰难。但是除此之外,他没有别的道路可走。

所以一个人的进学中举,表面上似乎是个人的聪明和努力的结果,实则父祖的节衣缩食,寡母的自我牺牲,贤妻的茹苦含辛,经常是这些成功的背景。

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作品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