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清晨

作者简介:
  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1914—1953),英国诗人、作家,生于威尔士。代表作有《爱的地图》、《我生活的世界》、《死亡和出场》等。
内容简介:
  《有天清晨》(Quite Early One Morning)收录狄兰托马斯生前后十年的部分作品,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是散文和故事,第二部分为评论和杂感。

当当价:¥18.00

定价:¥28.00

为您节省:¥10(6.4折)

已售完

温柔地走进威尔士的良宵

原载:南方都市报 作者:谷立立

对诗人狄兰·托马斯来说,1943到1953年算得上多事之秋。10年里,他的身份发生了逆转,从青年男子到中年男人,生活一直在添加重量可观的砝码。为稻梁谋计,他放弃了诗人的骄傲,一再拓宽创作领域:写散文、写小说,在电台谈论诗歌,并四次赴美巡回演讲。不过,他毕竟还是个诗人,狂放不羁、酗酒闹事就像是贴在他身上的标签,谁也别想轻易揭去。访美期间,他几次烂醉如泥、口吐狂言,不仅得罪了电影大师卓别林,更于1953年11月命丧大西洋彼岸。


《有天清晨》正是他最后10年的真实写照。全书分为两部分,其一为童年生活的回忆,其二是对英国诗坛的评点。整体而言,它是回忆录,是谈艺录,又隐隐透出总结的调子。托马斯似乎预感来日无多,在评论20世纪威尔士诗歌、嘲笑英语诗坛诸般乱象之后,也顺带神游故乡,将童年往事一五一十地回顾了一番:他生于威尔士海边小镇,在此度过童年及少年时光,成年后离开家乡到英格兰谋求发展。或许在内心深处,他永远是当初那个8岁男孩,目光里保留着“虚幻而清纯的好奇”。


于是,他评论威尔士诗人瓦尔特·德·拉·梅尔的话,听起来就有了那么一点自况的味道:“他永远忠实于旧的时代和生活:旧房子、旧宗教、旧习俗、旧气味和旧色彩。……他的乡村生活是他母亲从她母亲那里听来的,又在他小时候告诉他的生活。他对童年的想象的记忆都是来自他以前那永远的过去。”但其实,“忠实于旧的时代和生活”的不是别人,正是托马斯本人。即使被视为“英国诗人”,托马斯骨子里还是威尔士人。无论他走到哪里,不管他是一事无成的酒鬼,还是洒脱随性的诗人,家乡始终牢牢地盘踞在其记忆深处,不会远离,也不曾改变。


托马斯认为,好诗能让人感到“泪腺发酸、头皮一震、脊柱发颤,或者心脏的战栗”。《有天清晨》无疑是这样一首“好诗”。他声称“童年的记忆是没个准儿的,也说不完的”,于是潜入记忆之中细心挖掘,将所有的美好都呈现于我们面前。在谈到记忆时,纳博科夫曾警告我们,记忆并不可靠,它会误读,会错乱,甚至会过度美化。这种论断事实上并不适用于《有天清晨》。托马斯情愿相信记忆是可靠的。或者说,记忆不仅可靠,而且是唯一的,可堪玩味、可供触摸,也可以任意遨游其中。


因此,我们看到,现实处境越是烂污一片,他的回忆越是岁月静好。面对故乡,这个自我毁灭感十足的疯狂男人竟温柔了起来,他自觉不自觉地把迷人的超现实主义气质带入记忆。回忆犹如神来之笔,杂糅非比寻常的想象力和无穷无尽的灵感。我们读《有天清晨》,更像是倾听一曲追忆似水年华的悠缓长调,缠绵有之、狂喜有之,乡愁说之不尽、诉之不完。


比如,他怀念圣诞节的寒冷,“就像一轮冰冷的月亮滚过天空一样,沿着大街滚向说两种语言的大海,直到把鱼也冻在里面的波浪的冰壳面前才停了下来”;他还记得清晨时分尚未从梦中醒来的小镇有一种恬静安适的气质,“沉醉在讲威尔士语的睡梦中的激越乐音里”,那乐音或浑厚或甜美,“它颤动着,飘过纺织会馆,飘过曼彻斯特大厅,飘进雾霭中的群山”;他写八月的海滩酣畅淋漓、语感十足,“八月的银行像冰淇淋彗星上的乐音。是拍击的海浪,是酥痒的沙子,是凉棚里的管乐。”


同时,这里也是“海边一个传说中的魔幻小疯人院”,奇事、怪事之多丝毫不亚于马尔克斯的马孔多。托马斯一定忘不了当初和同学打过的赌:他当着众人的面骄傲地宣称“我能飞”。紧接着,他就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诗人、什么又是诗人的浪漫天性。只见他说着说着,拍拍双臂,就真的“飞”了起来。“于是我扇动胳膊,慢慢离开地面,起初只有几寸,接着加快速度,越飞越高,到后来我挥舞帽子,飞到学校最高的窗子,朝教室里望去,吓得钢琴旁的女教师尖声大叫,节拍器掉在地上,停止了摆动,时间停止了……”


托马斯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位严肃的诗人。诗歌之于他,不仅是“诗人个人充满想象力的生活”,而且是“责任和快乐”。此时的英国战乱纷纷,利己主义思潮占据上风,文学已无用武之地。诗人的天地本该“小而纯粹”,让“一切生灵在他所深爱的天空和大地上完成着自己神秘的使命”。但现实偏偏爱大唱反调。许多人忘了身负的责任,唯利是图、追名逐利,将诗歌当作往上爬的旗杆。托马斯诘问,这样的诗还能称为“诗”吗?它难道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拙劣表演吗?它存在的唯一目的恐怕只是为了将主人猴子一般的红臀,明明白白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吧。相反,有这样一些诗人坚守在诗歌那一方小小的领地里,不急不躁,不媚俗、不盲从。比如以菲利普·西德尼爵士为代表的威尔士诗人。托马斯显然赞同他所说“诗人是知识最伟大的教师”,也深信“诗人不仅指明道路,而且把这条道路打扮得如此美好,任何人都会受到诱惑而走上这条道路”。回到童年,他一定也感受过经典好诗的“诱惑”。


《有天清晨》的最末一篇《美国之行》写于1953年,记录了一次热腾腾、闹哄哄的美国之行。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巡回演讲之后,托马斯回到纽约,他感叹“经历这伤痕累累的讲演季之后,这城市像吐司一样温馨,像冰箱一样凉爽,像摩天大楼一样安全”。全书在此戛然而止。然而,摩天大楼真的如此“安全”、“温馨”吗?其实不然。那年冬天,托马斯在一次纵酒之后再也没有醒来。这种告别很极端,也很暴戾,但不要伤感,更不必遗憾。因为正如他所愿:这一次,他起身,咆哮着、怒斥着,走进了威尔士永恒的“良宵”。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