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停滞?——科技高原下的经济困境:美国的难题与中国的

作者简介:
作者 泰勒·考恩Tyler Cowen 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目前任教于乔治梅森大学,并主持该校知名智库Mercatus Center。他的博客在全美经济类点阅率的排行榜上高居第二位,超过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的博客。《彭博商业周刊》称他为“美国炙手可热的经济学家”,也入选英国《经济学人》过去十年“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大停滞》一书即源于其广受欢迎的博客,整理出版后即成为当年畅销之作。因其在此书中对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的独特思考,使其被誉为“下一个托马斯·弗里德曼”。 导读 涂子沛 卡内基梅隆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和信息科学硕士。现任*集团副总裁,被认为中国好的科技作家。先后担任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副主席、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匹兹堡分会主席,,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客座研究员。涂子沛致力于研究科技对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活的改变,2012年其著作《大数据》在中国社会开大数据之先河,引发了大数据战略、数据治国和开放数据的讨论,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盛赞其“为华文世界开创了一个重要话题”。
内容简介:
  《大停滞?》是美国炙手可热的经济学家乔治梅森大学经济系主任泰勒·考恩的畅销之作。面对金融危机过后出现的经济停滞局面,泰勒·考恩指出,这场危机的根源,不是周期性的经济动荡,而是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科技创新的停滞。   20世纪70年代起,那些富裕了很长时间的国家,发展都已开始放缓,这其实就是科技脚步放缓的迹象。我们坐享一个世纪前的科技硕果,并自以为变得越来越富裕且富有创新的活力,其实并不是。   我们自认为创新能力很强,各类技术产品层出不穷,我们时代备受瞩目引以为傲的巨大的进步——计算机及互联网,的确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但比照20世纪初期高速发展所依靠的电、马达、汽车、火车等等极大推动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大变革性科技创新,计算机和互联网至今没有让所有人受益,更没有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泰勒·考恩追索经济困境的根源,揭开收入增长停滞、生活水平停滞、全球经济停滞的成因。中国有影响力科技学者涂子沛跨界导读,揭开中国经济与科技背后的独特逻辑。

当当价:¥29.20

定价:¥39.00

为您节省:¥9.8(7.5折)

已售完

科技创新,避免“大停滞”的“窍门”

文/严杰夫

从1880年到1940年,150年之间,科技革命让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天翻地覆:电话、电灯、火车、飞机、电视机、抗生素……人类为现代社会的“降生”而准备的发明清单根本无法悉数列举。然而,今天,我们或许偶尔还会为这些看似平凡却实则伟大的发明而暗自激动,却已无法真正道清它们的价值。


曾几何时,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一点点改变都会令人心潮澎湃。正如,我仍然记得读书的时候,许多人还会对科幻小说中对未来世界的描写而憧憬不已。但今天已经不会有太多人去确信作家们那些富有想象力的描写,会真的有一天成为现实。


这样的改变究竟是人类社会已经达到了可以满足的高度,亦或是人们丧失掉了追求创新的动力而陷入 “停滞”?答案显而易见:人类社会在科技发展等方面,或许已进入瓶颈期,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经济学家泰勒·考恩的观点来说,就是我们迎来了“大停滞”。


“大停滞”是考恩在他的作品《大停滞?——科技高原下的经济困境:美国的难题与中国的机遇》中提出的观点。这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明星”,曾经在《创造性破坏》和《创造你自己的经济》等作品中,就对现代社会的创新进行过详细讨论。而这一次,考恩的讨论则将视野聚焦在现代创新的经济贡献上,他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创新的真正价值提出了怀疑。


事实上,考恩并不是唯一一位思考美国社会陷入“发展困境”的学者。提出过著名的“历史终结论”的政治史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和硅谷的“创投教父”彼得·蒂尔也都曾就这一现象进行过思考。2012年,福山和蒂尔还就这一问题进行过一番长谈。更有趣的是,据透露,考恩就是在蒂尔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大停滞”理论。


当然,和政治史学家的福山、企业家蒂尔相比较,考恩对于“大停滞”现象显然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角度。在《大停滞》这本书中,考恩提出,之所以美国社会出现“大停滞”,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曾经拥有的“低垂的果实”基本被采摘完结了。


“低垂的果实”是考恩“大停滞”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的含义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中能获得的“唾手可得的物质财富”。考恩在考察了美国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史后指出,从17世纪以来的300年中,美国人一直生活在这种“唾手可得”的状态中,美国的“大国崛起”之路也正是得益于这种大量的“低垂的果实”。具体而言,这种“低垂的果实”可以大致被分为三类——大片闲置的土地、大量的移民劳动者和强大的科技。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这些“低垂的果实”逐渐消失,经济增长率也随之出现了明显的放缓。于是,“科技处于一个高位停滞期,而我们恰恰坐在最顶端”。更为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国人快要将前辈祖先创下的老本吃尽,却仍没有栽种出新的“果实”。这种困境正是造成目前美国社会陷入“大停滞”的根本原因。


或许,很多读者读到这里会提出这样的问题,21世纪以来的互联网革命不是可以算是人类社会的“新科技革命”吗?对此,考恩显然并没有忽视这一点。


他承认,互联网“已经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且将会对下一代产生更为强大的影响力”。但关键在于,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新的“低垂的果实”更多是出现在人们的头脑和电脑中,而不是经济的创收部门。也由此,考恩借助他经济学家的专业视角,对现代兴起的“互联网革命”提出了反思。


考恩提出,互联网是公共产品,但我们却不能因之而自动受益——就像我们从之前的电灯、电话等发明创造中获得的那些益处;另外,互联网的大部分价值只在个人层面上实现,而不会出现在生产力的统计数据上,使用互联网或许反而有可能会降低GDP的净值;更重要的是,相比于之前的科技革命和科技突破,网络活动创造的工作机会和社会收入要少得多,也由此至少是在经济学上,网络创新为人类社会贡献的福利可能并不如我们所预期的多。


考恩的这种质疑,与彼得?蒂尔的观点不谋而合。在蒂尔的《从0到1》那本书中,作者也曾批评人们将过多的精力放置在互联网创新中,以至于现代社会几乎所有重大创新均发生在互联网领域。而在同样重要的生物技术、太空探索、能源替代等科技领域,人们所花费的精力则要少得多,以至于过去几十年内都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突破。


对此,我们应当指出,无论是考恩还是蒂尔,他们对人类社会的革新过于倚重互联网的担忧或许自有道理,但他们将人们对于互联网经济过于偏爱,视作是科技乃至于经济发展陷入“大停滞”的原因,恐怕就有失偏颇了。


例如,考恩认为互联网经济有可能造成经济统计数据下滑的现象,就值得我们思考。到底是由于互联网经济不适应我们已经习惯的统计方式,而使得新的经济模式有问题,还是传统的统计方式已经不适应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模式的需求,而亟待做出改变,这才是我们应当反思的。很显然,互联网经济的生产模式和服务模式,已经改变了传统产业部门的结构和流程,它所带来的变革是革命性的,是整个经济结构的重塑。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统计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新经济模式发展的需求,自然也就无法真实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正如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斯蒂格利茨会所提到的,“一方面,GDP事实上可能是衡量经济福利的一个早高标准;另一方面,经济和数字领域的进步也为提升这种糟糕的衡量标准创造了机会”。


另外,考恩提到的,互联网经济无法给人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的观点,也值得商榷。我们应当看到,互联网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的供需模式不同,是一种共享模式。这样的模式使得传统供需两端的界限变得模糊。在这样的模式中,人们遭遇的现实是,你每一次利用自身优势和长处向他人提供的“援助”,都可能产生经济回报,这种回报的价格或许低于传统产业部门提供的价格,但是你获得的机会(订单)却将远远多于传统产业部门。新近崛起的新兴企业Uber正是最好的例子,它通过自身的平台为人们提供拼车服务,让许多普通人有了开展“第二职业”的机会,你只要有一部车,不需要多豪华,就能加入到它的服务平台里,为他人提供服务,并帮助自己赢得第二份收入。据了解,目前Uber还将这种共享模式延伸到餐饮配送、礼物配送等领域。这就是互联网经济最大的魅力。


更宏观的来看,互联网经济的产生也将塑造许多新的产业部门和基础设施部门。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生产流水线、以公路、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或许会有所衰退,但是以路由器、网络通信设施、传感器等为代表的新 “基础设施”将酝酿更大的机会。互联网经济的更迭速度更快,对设施布局的延展性要求更高,也就会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正如《大数据时代》的作者徐子沛所说,互联网在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的时代,一定会创造出更加巨大的经济价值。


当然,在互联网经济上的误判,无碍我们对考恩的“大停滞”理念给予重视。特别是对于今天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如何避免“低垂的果实”过早被采摘殆尽,而导致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就是极为重要的课题。对此,考恩给美国社会提出的建议,或许也对我们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例如,改变和创新政府的监管水平,不要过于高估经济发展的前景,不惜投入为未来培育创新“果实”,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采纳的良策。


在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科学家的作用。因为,无论是现在已经获得实质性突破的互联网经济,还是其他尖端科技领域,都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这种努力所获得的收益,或许无法简单地进行定量的统计,却是我们培育“低垂的果实”所必须实施的付出。所以,鼓励基础科学的研究,提高科学家在全社会的地位,就显得格外重要。


这样来见,考恩的敦敦教诲,事实上就是要重新唤起人们对科学怀有美好的向往和憧憬。那样,“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才不会沦为纯粹的口号,而真的成为全社会共同持有的信念。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