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的眩晕:通过电影理解欲望 轻与重文丛

作者简介:
奥利维耶·普里奥尔(Ollivier Pourriol,1971—),法国作家、讲演人、哲学教师,现已发表小说《梅菲斯特圆舞曲》、《持刀的画家》、《宝丽莱》,专著《电影哲学》两卷——下卷即《欲望的眩晕》——以及文集《幸福的自由》、《大盗阿兰》、《不良行为的赞歌》、《画内与画外》等。曾执导短片《蒙太奇剪影》,并将《梅菲斯特圆舞曲》改编为电影。 方尔平,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语系,硕士,主修法国文学、影像美学。现已翻译出版《安德列·塔可夫斯基》、《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电影符号学质疑》等,同时涉足漫画作品译介,译作包括《包拯传奇》(法国FEI出版社)、《南京大屠杀》、《简爱、狐狸和我》等。
内容简介:
  《欲望的眩晕:通过电影理解欲望》不是简单的电影批评。正如副标题所示,本书旨在“理解欲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一方面带我们回顾了几部著名的影片,同时在每一章中各援引一名著名哲学家,比如萨特将为我们阐释《轻蔑》里碧姬·芭铎的臀部,黑格尔为我们分析帕西诺和德尼罗在《盗火线》里的殊死斗争,吉拉尔将为我们讲解《玩具总动员》里的模仿欲,德勒兹为我们展现莎朗·斯通在《赌城风云》中的性感,柏拉图为我们描绘《柏林苍穹下》中的爱之眩晕。   总的来看,每一章都和某个哲学家密切相关:萨特在章里屡次出现,第二章是黑格尔,第三章和第四章均为勒内·吉拉尔,第五章是柏拉图,第六章是德勒兹;与此同时,每一章的每一节都以一部影片(很多时候只是电影中的某些片段)为例,支撑并佐证所要阐明的论题。普里奥尔把哲学和电影结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别样的蒙太奇。

当当价:¥38.00

定价:¥45.00

为您节省:¥7(8.4折)

已售完

电影是欲望的镜子

来源:新京报 文/鹿鸣之什

奥利维耶·普里奥尔的《欲望的眩晕》是一本电影理论之外的“电影哲学”。这本书以随笔的形式,通过对电影的分析,并引用诸如柏拉图、斯宾诺莎、克尔凯郭尔、尼采、叔本华等人的著作,将欲望的机理剖析得有趣且深刻。它分析欲望的对象、认可的欲望、模仿的欲望、欲望的疯狂、欲望的时间,最后进入欲望的极致——爱欲。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欲望?这本书告诉我们,某物之所以诱惑,是因为它出现在某种情境中。如《大开眼戒》中的妮可·基德曼,出场时美若雕塑,但在居家的场景中就显出庸俗:“我们所欲望的不是躯体,而是处在情境之中的躯体……我们所欲望的躯体不是纯粹的物质对象:纯粹的物质对象其实不在情境之中。关键是处在对应情境中的姿态,这才是欲望发生的地方”。


当这种“情境”变成“他人的欲望”时,我们的欲望就演化成好胜心。本书引述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的话来解释:“好胜心不是別的,正是我们内心产生的对某个事物的欲望,我们之所以对它有欲望,是因为我们想象到其他与我们相仿的人有着同样的欲望”。所以欲望的本质是“对欲望的欲望”,欲望引发我们好胜的动力,也带来无法实现的焦虑,它的强弱取决于我们的主观认知。


我们认为他人对某物的欲望越强烈,我们对该物的欲望就越焦灼。但我们拥有它后,却会觉得它并不十分值得在乎,此时旧有欲望退场,随即被新的欲望取代。如《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中的小女孩,在获得了金券后,说出的却是“爸爸,我还想要一匹小马”。


电影是生活的放大与浓缩,让观众看到欲望之人的种种境遇,并意识到自己的相似体验。只要存在对他人的想象,就会始终因匮乏而产生欲望。本书结尾引用柏拉图《高尔吉亚篇》中苏格拉底和卡利克勒的分歧,告诉读者对待欲望的正确态度。苏格拉底坚信,我们可以一劳永逸地获得某物,然后无限地享受它;卡利克勒和《天使之翼》中的天使一样,认为人生的幸福恰恰在于放弃永恒,在于愿意承受变化和打击,在于爱上我们的境况和机遇。卡利克勒是对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注满的桶,它能让我们在满足与渴求的张力之间,去丰富和充实自己的人生。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