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浩 谈论20世纪那些杰出的俄罗斯作家时,往往意味着同时在谈论当下中国的思想文化状况,这种同时性是在两个层面发生的:一者,他们面对着和我们类似的境遇;二者,他们所采取的和我们相异的行动。其中,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1940~1996)堪称一个典范。这不仅因为他拒绝在流亡地展览自己的创伤,坚持“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赋予自己受害者的地位”(可以用这句话检验那些和他有着相似命运的中国人);还因为,他一直没有失去作为一个写作者的基本教养,即将自己抛入时间和语言的洪流中,与那些永恒者为伴。《小于一》是布罗茨基最富盛名的随笔文集,书中他所展现的,不单单是作为一个诗人的敏锐才情,更重要的,是对于他人内心乃至自身处境的辨识力和理解力。这种辨识和理解,最后一再地回到听觉上,那些有力量说话的人,首先是聆听者。这本随笔文集多年前曾有过节译,题作《文明的孩子》,算是惊鸿一现,如今由诗人黄灿然先生完整译出,是一个译者怀抱二十余年岁月的产物,其品质无愧于我们漫长的等待,又像一枚深水炸弹,终于在中文世界的水底缓缓释放。

许纪霖 托尼·朱特的《战后欧洲史》是一本巨著。自2008年之后,欧洲陷入了持续的财务危机之中,至今不能自拔。危机的背后是文明出了问题。古老的欧洲虽然实现了统一,不再有国家主义的冲突,也超越了对物质的无限贪婪、对富强的过度冲动,但在一个激烈竞争的世界之中,其自身却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当在世界金融和贸易等级秩序中对第三世界的优势丧失殆尽,欧洲可能将陷入一个长期的、缓慢的相对衰落之中。然而,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也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欧洲有一种置死地而后生的能力。之所以如此,乃是欧洲文明内部的丰富性和多歧性。法国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莫兰指出:欧洲精神就在于它的异质性和不确定性:“如果说它是崇尚精神的欧洲,那它也是追逐物质的欧洲。如果说它是有节制的欧洲,它也是无节制的欧洲。如果说它是理性的欧洲,它也是神话的欧洲,即便在其理性思想内核里也包含神话梦想成分”。欧洲不仅有拉丁文化,也有新教文化,欧洲在被逼到悬崖之后,有可能重新焕发出活力。

见识城邦·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作者简介:
托尼?朱特(Tony Judt) ◎全球百大思想家 ◎奥威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21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 著名历史学家,以其对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的深入研究而闻名于世。194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先后执教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纽约大学。 1995年,创办雷马克研究所,专事欧洲问题研究; 1996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2007年,当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2008年,入选美国《外交政策》评选的“全球百大思想家”; 2009年,以其卓越的“智慧、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获得奥威尔终身成就奖。 托尼?朱特长期为《新共和》《纽约时报》《纽约时报书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欧美主流媒体撰稿,并以尖锐的自由主义批评文风成为备受尊重的知识分子,拥有“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之美誉。 其主要著作有《战后欧洲史》《沉疴遍地》《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责任的重负:布鲁姆、加缪、阿隆和法国的20世纪》《思虑二十世纪》等。其中,《战后欧洲史》被誉为“关于战后欧洲历史的*著作”“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伟大著作”。 托尼?朱特所获赞誉 大师级的历史学家,具有传统情怀的公共知识分子和无畏的勇者。 ——《时代周刊》(Time) 一位*的欧洲历史学家、卓越的写作者和敏锐的思想家。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托尼?朱特文笔流畅,叙事强如海涛,论战笔锋更盛……他能够在过去中洞见未来,使其著作充满独特的时代感。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他是我们时代重要的思想文化史学家,也是同代人中敢言的公共知识分子。 ——拉希德?卡利迪(Rashid Khalidi,著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 托尼?朱特拥有作为旁观者却仍投身其中的优秀传统,是参与政治事务同时保持独立性和批判性的知识分子。作为历史学家,他为独特的成就之一是将20世纪欧洲知识分子和政治历史相整合,以揭示一种在思想与现实、理念与行动、书籍与人群之间意想不到的相互作用。 ——蒂莫西?加顿?阿什(Timothy Garton Ash,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欧洲研究教授) 托尼?朱特有一种非凡的能力,能看到并传达宏大的图景,同时,还能深入这件事情的核心,大多数专业学者两者都做不到,他们只在这两者之间飘着。但朱特既能够谈论这个大图景,又能阐释在当下它为何重要。 ——马克?里拉(Mark Lilla,著名思想史学者、哥伦比亚大学人文学教授) 与自己辩论,尤其是与自己的激情辩论,是一位真正的思想者的标志。朱特只要一息尚存便从未停止思索。……朱特永远不会声称他给出了所有答案。但是他问对了所有问题。对此我们唯有感激。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著名文化学者、作家、政治评论家)
内容简介:
《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是当今世界受尊崇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托尼?朱特重要的代表著作,历经20年构思10年撰写,广泛运用6种语言文献资料,涉及34个国家,兼顾西欧东欧,囊括整个欧洲,部全面展现现代欧洲60年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的大师级历史杰作,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欧盟外长索拉纳等欧美政治首脑人物隆重推荐。 从残酷的种族灭绝到人权价值的倡议,从法西斯主义席卷全球到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集团解体,从自由资本市场到大政府福利主义国家,从军备竞赛到成立互助合作的欧盟,从关税壁垒到统一货币欧元……欧洲就是人类活动的实验室,它经历了各式各样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秩序、文化思潮的洗礼和试验。无怪乎,托尼?朱特说:“像狐狸一样,欧洲懂得很多。”对于现代公众而言,“不了解欧洲,无以了解世界”。 《战后欧洲史》是当代*的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历时十余载而成的心血巨著。从“二战”结束直至21世纪初,这本书展现整个欧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历史面貌,全面而简练地再现了欧洲在战争废墟上重建的现实与精神历程,并揭示出欧洲走向联合自强的未来之路。托尼?朱特以敏锐的观察、深厚的人文关怀以及高超的叙述能力,将1945年至2005年的欧洲六十年历史,淬炼成了一部引人入胜、意义非凡且极具个人见解的伟大著作。 《战后欧洲史》出版后赞誉如潮,获奖无数,被誉为“关于战后欧洲历史的*著作”“短期内无法超越的伟大著作”,并已成为社会大众“理解现代世界不可不读的经典巨著”。 分卷内容简介: 《战后欧洲史》卷一《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内容简介: 1945年至1953年,美苏对峙,冷战来临。铁幕落下,东西方阵营的对立,成为之后数十年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主要格局。 战争改变了一切,欧洲靠外人获得解放,不再能完全左右自己的命运。欧洲从政治和地理上分裂了。 在西欧,过渡政府举行了新的大选。民众内心渴望正常化,远离过分自信的政治教条。强调社会和道德改良的基督教民主党,在美国的帮助下掌控了政治权力。实施马歇尔计划加速了欧洲的重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提升了经济一体化,成立“北约”则将美国拉入欧洲防御体系……各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盟与合作奠定了欧洲复兴的基础,也使得欧洲成为美苏交锋的前沿。 另一方面,斯大林在东欧广泛建立起苏联可以信赖且不会威胁其安全的政府。东欧诸国纷纷卷入逮捕、清洗和审判的旋涡,都确立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都进行“经济改革”并实施“五年计划”,成为“地理上相邻的复制品国家”。 美苏两国掀起文化战争的波澜,欧洲的文化也分裂了。是否支持苏联,或者是否反共,成为划分东方和西方、左翼和右翼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深深地刻入欧洲的文化知识生活。 《战后欧洲史》卷二《繁荣与革命1953—1971》内容简介: 随着斯大林的逝世、朝鲜战争的结束和柏林墙的出现,欧洲逐步进入政治稳定状态,迎来经济的繁华时代。 20世纪50年代后,让西欧各国头疼的大事,不是防范野心勃勃的莫斯科,而是各国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欧洲帝国撤离原有的殖民地,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却也促使它们专注于本土事务。大多数的欧洲人远离了全面运动型的政治,关注的不再是革命的希望和经济的绝望,而是政府能否提供完善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主流政党则强调政治改良和责任分工,尽力避免导致国家分裂的意识形态争论。政治稳定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欧洲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 60年代,战后的人口爆炸成为引发社会、文化动乱的导火索。青少年仿效美国的消费方式,将几乎一无所知的美国看作自己的未来。时装、大众文化、性,甚至被浪漫化的“毛主义”,成为新一代与其祖父母时代一刀两断的方式。终于,法国爆发“五月风暴”,“1968年革命”席卷欧洲大陆。 在斯大林逝后,东欧诸国以微妙的方式试图摆脱苏联的掌控。新上台的赫鲁晓夫小心翼翼地进行“有控制”的改革,尝试在不损害体制的前提下,和斯大林时代划清界线。但这场非斯大林化运动,在东欧激起要求变革的呼声。对大多数东欧人来说,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失去了它曾经有过的激进向前的、乌托邦式的理想,而成为必须忍受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1956年匈牙利革命、1968年布拉格之春、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的转向以及诸国内政的改革,成为东欧未来变局的远方鼓声。 60年代在世界各地悲惨谢幕。 《战后欧洲史》卷三《大衰退1971—1989》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战后欧洲的经济繁荣热潮退却了。美国单方面废除布雷顿森林协定,稳定世界金融秩序的美元固定汇率制度被埋葬,欧洲货币汇率随之浮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经济增长率下降接踵而至,同时还伴随着大范围的工人失业和社会不满。 西欧的政治图景开始分裂,左翼和右翼主导的整体格局,被“单一议题”政党和运动打破。一些社会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女权运动、环境保护主义组织与和平运动等新政治团体,利用舆论将社会情绪转化为政治行动。 到70年代末期,欧洲社会开始觉察到其福利国家体制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撒切尔夫人倡导的私有化浪潮,在80年代冲破西欧海岸,并在接下来的10年里席卷了整个大陆。欧洲战后数十年以来的社会民主共识被彻底改变。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蹒跚而行,经济衰退,民生困顿。新的反对运动在布拉格和华沙蓬勃发展,持不同政见人士选择从个人权利、公民自由等议题切入,终结了苏维埃政权对话语权的垄断。通过环境污染等切身议题,知识分子消除了社会公众的冷漠和恐惧,逐渐建立起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 80年代末,在戈尔巴乔夫领导下,苏联为了拯救自己的共产主义,逐渐摆脱了对东欧诸国的监督。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欧洲共产主义政权在1989年轰然倒台。 旧秩序迅速、平静且和平地终结了,留下四分五裂的大陆。 《战后欧洲史》卷四《旧欧洲新欧洲1989—2005》内容简介: 1991年,苏联解体。后共产主义的东欧举步维艰,面临着艰难的经济转型和民主过渡。经济上,这些自由市场的新信徒推行私有化政策,原本想要使公民人人成为资本家,将国家带出经济的泥潭。结果却是,公共机构分崩离析,公有资产被权力者据为己有。政治上,循环再生的“共产党员们”到处与真正的民族主义者结盟,痛苦的大众被抛向社会边缘。 东欧,在欧洲的大门外张望,极力想重返“欧洲”——为了获得援助,实现经济现代化,或者是为了防止退回“民族共产主义”,稳定国内政局,都必须同“欧洲”捆绑起来。繁荣的西欧又一次面对它的孪生兄弟东欧。“欧洲”不得不重新思考:谁是欧洲人?什么是欧洲?欧洲人想让欧洲成为什么样? 繁忙的公路网络、便捷的铁路系统、流行的英语,促进了欧洲内部更密集的交流。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之后,欧元和欧盟正式将欧洲凝聚为一体,一个真正完整的欧洲正在形成。欧洲不再只是地理的概念,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真正把欧洲人凝聚在一起的,正是这种与“美国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欧洲模式。 欧盟没有取代传统的边界意义上的国家。随着时日渐长,繁复的议程、民主的缺失、大国的操控,使这个超国家组织越来越难激起欧洲民众的热情。外来移民的增加,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使新右翼党派如虎添翼,整个欧洲可能陷入越来越严重的紧张气氛中。 如果欧洲的爱国之心能够突破自我的局限,像海涅所说的理想的法国式爱国主义那样,展开双臂去拥抱整个文明世界,也许欧洲能成就另一番新局面,21世纪将可能是属于欧洲的世纪。 这是欧洲的机会,也是欧洲的挑战。

当当价:¥126.00

定价:¥168.00

为您节省:¥42(7.5折)

电子书价:¥69.99

已售完

何怀宏 位梦华是中国的一位地质科学家。他小时候有些多愁善感,甚至悲观厌世,梦想是躲到长白山的密林中搭个窝棚生活。从1991年起,他却去了九次北极,最长的一次住了一年多,开始主要是为了科学考察,后来却更多地是出于一种深深的感情。这本书开始写到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文明的历史实在很短很短,也越来越快:公元前8000年前左右,才出现农耕文明,然后有了有文字的历史;工业文明的历史则只有几百年;近年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文明则只有几十年。以昔推往,往后的演变速度还会越来越快吗?道路将通向何方?而在这人类文明出现之前,时间却似乎是缓慢和停滞的,虽然速率也是加快的。地球上的生命用了整整30多亿年,才从单细胞生物进化到了极其简单的多细胞生物;然后又花了几亿年时间,才演化出了像恐龙那样巨大而复杂的爬行动物;再用了大约6000万年,才出现了人类。人类用500多万年的时间才从直立行走学会了制造最简单的石器工具,再用了几万年时间,才步入了我们上面所说的文明。今天如此飞速的科技发展让人们欣喜,但会不会也让我们感到有一丝寒意?说到这里有点像是题外话了,但对于无缘宗教信仰的人来说,不妨有时将时段尽量拉长,或者看看那偏远的极地民族的生活,或许可以使我们的眼光和心思稍稍脱离过分的世俗和执着。

最伟大的猎手-阿拉斯加北极的爱斯基摩人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部分。部分从人类进化史谈到爱斯基摩人的由来。第二部分从考古证据谈到因纽皮特人的过去和现在。第三部分系统介绍了鲸类家族,特别是因纽皮特人赖以生存的弓头鲸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人类捕鲸的历史与得失。第四部分介绍了科学对爱斯基摩人的重要影响及爱斯基摩文化。第五部分探讨了爱斯基摩人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及他们的未来走向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当当价:¥17.30

定价:¥20.50

为您节省:¥3.2(8.4折)

已售完

查建英 梁漱溟先生的早期著作《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甫一面世即引起轰动,时在1921年,梁先生仅28岁。而他在兵慌马乱的四十年代,历七年之久精心撰写的《中国文化要义》,无疑是其盛年期代表作。此书由成都路明书店首次出版时为竖排版,却“文字多有错落”、流传不广、未受关注。时在1949年11月。原因很明显,在一个要“将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的急风暴雨年代,谁会有心思去注意这样一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书呢?但是,经典之为经典,正因它经得住时间的洗礼——六十五年过去了,大浪淘沙,它却历久弥新。中国文明和文化传统的源头、构成、特质,它与其他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相比较之优劣异同,它在遭遇西方现代文明时所面临的窘境、困境和它未来的可能命运,面对一系列如此宏大而复杂的主题,梁先生的观点(其中包括对于清末民初诸多重要学者相关研究的征引评议)可谓高瞻远瞩、简明扼要、举重若轻。不少解析堪称字字珠玑。精准的问题意识、敏锐的直觉、深刻的洞见、清晰的表达,在今天“中国文明复兴”重新成为更多人的思索命题时,阅读此书,感受梁先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情之理解、客观之把握、深刻之反省,仍将于我们大有裨益。书中那句“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至今读之令人沉痛。梁先生慨叹中国“理性早启,文化早熟”,却“病在高明,非失之愚笨”。如今,中国众多书生又纷纷开出各种济世良方。当是时,重温一位长期被看作“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儒家前辈的深思熟虑之作,或可提醒我们,切勿于虚骄浮躁之中,再次陷入因太高明反倒太不高明的悖论。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作品全新整理 权威文本)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20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1917年入北京大学任教,七年后投身农村,从事乡村建设运动。抗战中为促进国共团结抗敌而奔走,参与创建民盟;胜利后又参与国共和谈,为和平建国而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但心思之用更在于人生问题之研究。一生用心于两大问题: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终其一生。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与《人心与人生》等。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要义》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来探讨。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人们总说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释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中国文明那么早就灿烂辉煌,但何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中国缺的是民主本身,还是西洋近代国家那样的民主?……

当当价:¥29.40

定价:¥36.00

为您节省:¥6.6(8.2折)

已售完

马立诚 刘军宁在本书第一版序言中曾说,在中国,对保守主义的研究是一片空白,出自中国人笔下的相关研究著作一本也没有,因此,他写此书常感到“形单影只”。此书出版6年来,有关保守主义的讨论逐渐活络,一些译著和论文也陆续出版。那么,作为当代世界主流意识形态的保守主义的内核究竟是什么呢?刘军宁说,与保守派主张原封不动保守旧的文化传统不同,保守主义只保守自由的传统;保守派拒绝变革,而保守主义主张渐进变革;保守派要保守的是不尊重自由的旧制度,保守主义保守的是充分尊重自由的新制度;保守派强调的是无条件的集权与政治权威,而保守主义强调的是能够增进自由的有限政府。保守主义强调的私人财产权、自由权、法治、宪政等,都是中国保守派深恶痛觉的。一句话,起源于英国的保守主义,是保守自由的主义。拥护自由还是反对自由,是保守主义和中国保守派的分野。站在保守主义对面的是激进主义。中国长期以来是激进主义试验田。激进主义主张砸烂旧制度,主张全盘否定传统实现进步,主张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暴烈的行动。激进主义给中国、给我们每个人都造成了深深的戕害,比如文化大革命。激进主义横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法国革命、俄国革命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你想了解这些问题吗?请读刘军宁的《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第三版)

作者简介:
刘军宁,1961年生,安徽人,思想者,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研究员,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现为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作为年轻一代政治学者的领军人物,他曾策划了《公共论丛》、《民主译丛》、《公共译丛》、《政治思潮丛书》等丛书,著有《民主教程》、《权力现象》等著作。刘军宁是《南方人物周刊》评选的“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中唯一入选的政治学学者”。
内容简介:
保守主义的*特点是轻视抽象的理论,注重实践和经验。因此,保守主义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思想体系,原本没有严密一致的学说系统。其中的各个版本之间,也有很多的争议,甚至在基本价值观上也有分歧。 刘军宁的《保守主义》是国内第一本介绍保守主义思想的经典作品,但和教科书或一般学术读物截然不同的是,本书不是包罗万象、囊括各个版本保守主义学说的汇编,而是侧重其中的某些主流观点和作者所能理解和接受的主张。作者多次强调,只有保守自由的主义才称得上保守主义,而无视传统的主义注定是乌托邦。

当当价:¥31.50

定价:¥42.00

为您节省:¥10.5(7.5折)

已售完

许纪霖 台湾,已经成为大陆“内在的他者”。台湾在许多大陆游客中,收获了很高的赞誉,甚至过高的赞誉,一部分原因乃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然而,这位在台北读了四年本科的陆生眼中的台湾,却比父辈们想象中的台湾,要复杂多了!有赞有弹,犹如她回过身来,再看大陆一样。90后的视野,超越大陆/台湾的二元化抗衡,较少意识形态污染,更多个人的直观体验。难怪本书获得了《亚洲周刊》2012年中文十大好书。最近这位蔡同学高调竞选淡江大学学生会主席,在台湾很成为新闻人物呢!我为有这样的陆生在台湾而自豪。

赵汀阳 麦克法兰教授是英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当年以《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而闻名。《现代世界的诞生》是他最新作品,据他自己说是关于个人主义起源这项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此言不虚。这本书沿袭了《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的创造性研究,论证了现代性的根本在于个人性,而个人性并非所有文化的必然之路,而是英国的独家发明。本书对英国文化方方面面的细节研究十分有趣,使人得以对英国文化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这是一本真正像样的史学著作,决非那种以某种价值观为准的一面之词,只讲事实,不讲批判。除了考古类的研究,像这样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并不多见。

现代世界的诞生(荣获“2013年度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 

作者简介:
  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 1941—  )  英国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院士,皇家人类学会院士,英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院士。他1941年出生于印度,在英国受教育,先后在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和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SOAS)学习历史和人类学,获博士学位。麦克法兰在喜马拉雅山区(尼泊尔和阿萨姆)有30年田野经验。他还是著名电视节目制作人,在著名的“第四频道”、“世界起飞的那一天”系列节目担任专家顾问。  麦克法兰关注现代世界诸起源及特性之比较研究,研究对象覆盖西欧、喜马拉雅地区和日本等三大文化区域。著有关于英国、尼泊尔、日本及中国人类学及历史研究专著20余部,被翻译成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韩文、中文等多种文字在数十个国家出版。包括《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玻璃的世界》《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日本镜中行》《绿色黄金:茶叶的故事》《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英国的巫术》《历史共同体的重建》《17世纪牧师拉尔夫·乔斯林的家庭生活》《资本主义文化》和《现代世界的形成》《启蒙之所 智识之源:一位剑桥教授看剑桥》等。  刘北成(评议人)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历史》编委 、世界近代史学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世界近代史和西方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在评介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译介国外史学及世界近代史研究方面成就斐然。著有《福柯思想肖像》《本雅明思想肖像》,主要译著包括《论历史》(布罗代尔),《疯癫与文明》(福柯),《规训与惩罚》(福柯),《合法化危机》(哈贝马斯),《言语与现象》(德里达),《立场》(德里达),《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美国的故事》(房龙),《白银资本》(贡德·弗兰克),《历史研究》(汤因比) 。  管可秾  麦克法兰著作中文简体版的惟一译者,已翻译出版《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玻璃的世界》《日本镜中行》《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启蒙之所 智识之源:一位剑桥教授看剑桥》等多部麦克法兰的著作。
内容简介:
  《现代世界的诞生》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人类学家麦克法兰以数十年来潜心欧美亚澳等文明间的比较研究为基础,将自己毕生索解现代世界起源问题的集成,敬献给中国读者。  延续早年《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这部革命性著作中的观点,麦克法兰以翔实的史料,颠覆了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和彭慕兰等思想家和学者关于旧制度与现代世界“大分流”的经典理论,将现代世界的源头上溯至12—18世纪工业化的英国与勤业化的欧亚大陆之间的分道扬镳;并对现代性的本质和特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那就是经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或曰宗教)等领域的彻底分立与组合。  麦克法兰以*古老的现代国家英格兰作例,通过描述英格兰社会方方面面的独特性,丝丝入扣地剖解开启现代性大门的每一把钥匙及其之间的关系。他希望这幅关于“英格兰奇迹”的比较性画面,可以帮助中国读者理解西方的历史与中国的现状,思考如何在个人主义的现代社会解决*棘手的“社会凝聚”问题。  

当当价:¥34.30

定价:¥49.00

为您节省:¥14.7(7折)

电子书价:¥30.00

加入购物车

何怀宏 霍布斯鲍姆的书一直都是值得读的,比如他的年代四部曲,他写盗匪等边缘人的著作和他自己晚年的回忆录等许多书都很耐读。最近中信推出的他的遗著《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亦如是。他基本的看法是20世纪的文化、艺术是走向衰落的,这点和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五百年》有相似之处。但是,这一衰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它是暂时的还是持久的,甚至它是否就是人类文化由基本上行走向基本下行的转折点?未来人类文化的前景将会怎样?这许多问题估计还会有诸多的争议。但我们大概首先得正视这一现象。

见识城邦·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

作者简介: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  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也是启迪大众心智的思想巨匠。1998年,英国首相布莱尔亲授其“英国荣誉勋爵”称号,盛赞他是“进步主义政治史界的巨人,影响了整整一代政治和学术领袖” 。  他是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近代史大师,也是英国著名的左派史家,自14岁加入共产党后,一生未曾脱离。  霍布斯鲍姆的研究时期以19世纪为主并延伸及17、18和20世纪;研究的地区则从英国、欧洲大陆,扩至拉丁美洲。除专业领域外,霍氏也经常撰写当代政治、社会评论、社会学理论文章,以及艺术、文化批评等。他在劳工运动、农民运动和世界史范畴中的研究成果 堪居当代史家的*之流,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而其宏观通畅的写作风格更将叙述史学的魅力扩及大众。如《新左派评论》著名编辑安德生所言:霍氏是不可多得地兼具了理性的现实感和感性的同情心。一方面是个脚踏实地的唯物主义者、提倡实力政治;另一方面又能将波希米亚、土匪强盗和无政府主义者的生活写成优美哀怨的动人故事。  真正使他荣登世界“近现代史大师”宝座的,是他的“年代四部曲”:《革命的年代:1789~1848》《资本的年代:1848~1875》《帝国的年代:1875~1914》《*的年代:1914~1991》,它们结构恢弘,叙事晓畅,成为当代极为流行的历史著作,让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人获得了触摸历史的机会,这是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学院学者做不到的。(全新修订的“年代四部曲”,将由中信出版社于2014年初整体策划推出。)  基于其卓越的文化贡献,霍布斯鲍姆曾于1998年被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授予英国荣誉勋爵(Companion of Honour)称号,也曾获得过欧洲最受关注且奖金额最高的人文和自然科学奖项巴尔扎恩奖(Balzan Prize)。  2012年10月1日,以95岁高龄在伦敦逝世。
内容简介:
  1.《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是现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离世前的最后力作,是最能体现霍布斯鲍姆观点和情感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这位伟大历史学家的思想遗嘱。  2.《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将世界主义的历史叙述和优雅文笔的完美结合,是理解现代世界史和文化史的*入门读物。任何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的读者,都会在《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是现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离世前的最后力作。

当当价:¥29.80

定价:¥39.80

为您节省:¥10(7.5折)

电子书价:¥19.10

已售完

陆建德 世界体系理论是美国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上世纪创立的,相关著作已经翻译了不少。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一书论述的是16世纪以降的全球化进程,我们的读书界已有不少书评。去年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的《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与世界历史的大转向》(周俊宇译)是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蒙古史专家杉山正明对沃勒斯坦的回应。杉山正明是为驳斥《现代世界体系》中潜在的西方中心主义而创作是书的,这不能不让我感叹。一方面中国的历史学家恐怕还缺少这种宏观把握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不大有日本人的亚洲意识。美国史学家伊恩·莫里斯的《西方将主宰多久》(钱峰译,中信出版社,2014)也可以归入世界体系理论的范畴,其中不少章节可与《忽必烈的挑战》比观。莫里斯非常突出中国与西方的比较,仅仅凭这一点就可以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图书市场站稳脚跟。书名的翻译一不小心体现了某种焦虑(Why the West Rules – for Now: The Patterns of History, and What They Reveal About the Future 被翻成《西方将主宰多久:东方为什么会落后, 西方为什么能崛起》)。莫里斯没有提供结论,但是给东方读者很多看起来有点鼓舞人心的暗示。他应该知道所谓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不那么重要(日本长期处于世界GDP第二而且科技创新能力优于中国),而且也大大低估了中印等国所面临的困难的严重性。中国读者变得昏头昏脑,才是最可怕的。

西方将主宰多久:东方为什么会落后,西方为什么能崛起

作者简介:
[美]伊恩 莫里斯:全球著名历史学家,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和古典文学教授。已出版12部著作。现在居住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内容简介: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文艺复兴”?  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西方世界兴起?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发现美洲的却是哥伦布?  为什么中国、日本没有发明蒸汽机、纺纱机?  为什么中国越来越保守,西方越来越敢于冒险?  为什么康熙大帝、张居正挽救不了当时的中国?  为什么在近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似乎陷入了静止状态?  这些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  西方缘何主宰当今世界?东方为何沉寂多年?  很多学者在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社会制度,甚至盲目的*事件中寻找解释,而没有关注确凿的物质现实世界。  伊恩莫里斯站在长达5万年的东西方人类发展史上,指出为什么西方的统治地位既非长期注定,也非短期偶然。这两种理论都无法解释为何在落后的情况下,近现代西方的发展反而远远超过东方。他认为,关键是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决定了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脚步,社会发展又反过来改变了地理的意义。  本书将各个学科的*发现联系起来,并独创“社会发展指数”,衡量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东西方文明的社会发展程度,展示了财富和力量如何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并就此奠定西方几百年来的统治地位。  但本书并未止步于此,伊恩莫里斯指出,我们越回溯历史,便越有可能展望未来;我们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会使现在变得更明朗。本书不仅解释了为什么西方得以统治世界,同时通过对过去的梳理,结合战争、能源和气候变化等,大胆预测了在未来的几百年里,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当当价:¥51.70

定价:¥69.00

为您节省:¥17.3(7.5折)

电子书价:¥9.99

已售完

启之 苏联为什么会垮台,西方专家有两种解释,一是经济体制缺乏生机;二是苏共不得人心。而中国专家除了强调苏共高层对革命的叛变之外,更看重外力的作用:美国的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西方文化的渗秀,造成和平演变等等。此书的作者持另一种观点,他们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主要归咎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这一改革培养了亲资本主义同盟,这一同盟由知识分子、经济学家、私企经理和党国精英构成。党国精英是决定性的力量。这些人由党政机构中的干部组成,其特点是重实际利益而轻意识形态。共青团是其中后备军,“我是共产党员,但不是共产主义者”是他们的共同心声。这些党国精英在改革中谋取私利,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他们知道,只有用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才能保障自己已获得的利益。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加入了为苏共掘墓的队伍。以前西方专家对此书的观点不屑一顾,九十年代后期,此书的观点渐为西方主流所接受。

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

作者简介:
大卫·科兹(David M.Kotz),美国马萨诸寒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曾发表过一系列论述苏联和俄罗斯经济的论著。
内容简介:
本书对苏联解体的原因给出了全新解释,时下流行的看法是:苏联旧体制的终结是由苏联经济崩溃,人们要求放弃社会主义所引起的。本书对此看法提出了有力的挑战,认为撼动苏联体制根基的,恰恰是苏联内部占统治地位的党一国精精英。 本书内容涵盖了从1917年苏联政治体制的确立,到20世纪920年代实走向资本主义,再到1995年共产党力量的惊人复兴等各个关键时期。作者通过对50多名新旧政要的访谈,对苏联解体作了独到的解释。本书对研究苏联和当代俄罗斯的历史,经济和政治极有参考价值。

当当价:¥30.60

定价:¥38.00

为您节省:¥7.4(8.1折)

已售完